外交官三进博雅|亲历“战狼”的共和国大使与绍兴博雅学生对话
来源:北外国际 时间:2021-10-29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 北外国际”)专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外语和国际特色办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发展、评价与研究。截至目前,已与全国 50 多所全日制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覆盖数万名学生和数百名教师。
“大使进校园”系列活动,是北外国际为合作校提供的特色讲座,邀请资深外交官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外交故事,助力于培养在世界舞台上有所担当的中国的国际人和国际的中国人。
此次邀请孙海潮大使走进绍兴市博雅学校,讲述惊心动魄的三次撤侨经历,让同学们认识到并珍惜“利平的珍贵与享受和平的幸福”。此次讲座也是本年度第十一次专家讲座。
电影《战狼2》是一部讲述从非洲某暴乱国家紧急撤侨的故事。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绍兴峰会刚刚落下帷幕,10月26日,经历过三次“真实版《战狼》”的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孙海潮走进绍兴博雅学校,为学生们讲述“利平的珍贵与享受和平的幸福”。
绍兴博雅学校董事长翁金生、总校长莫家瑞、副总校长金甲辰及学校其他领导、学生代表为孙大使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欢迎仪式。
小记者代表博雅师生对孙海潮大使进行了采访,大使一一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并对博雅的小记者们给予了赞许,对他们提出今后学习的期望:在学好外语之前,必须要学习好中文,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扎根祖国!即使有一天,同学们身在国外,讲着一口流利的外语,也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在讲座开始之前,孙大使为博雅学子写下了殷殷寄语——朝气蓬勃、健康成长、刻苦学习、奉献人类,这16个字与绍兴博雅学校的培养目标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份期望,继续起航!
本次讲座孙大使以《利平的珍贵与享受和平的幸福》为题,讲述了在非洲战乱中的亲身经历以及中非之间的国际关系,言辞间的真情流露引发了在场师生及家长强烈的爱国之情。
演讲过程中,孙大使说:“中国与非洲是患难之交,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也不管别人说什么,中非之间的深厚友谊都牢不可破,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的理念也绝不会改变。”
一些非洲国家是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国家,战乱摧毁民众生计,难民无以为家,在这样的对比下,中国和平幸福的生存环境显得尤为珍贵。
孙大使在演讲伊始便说道:“利,意为好处、顺利、吉利、锋利;平,意为普通、经常、安定、安静。”这是演讲的标题,也是祖国的常态,低调普通,却绝不低头妥协!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底气让国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会有祖国接你回家!有国才有家,祖国就是最强大的后盾!
“孙大使,前不久刚在绍兴举行了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峰会,过去5年来,绍兴与非洲的进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您觉得绍兴这座城市如何在未来更好地促进双方双赢?”
“您怎么看待中非命运共同体,未来中非关系的走向如何?”
“中国人在非洲一般从事什么产业?请您为我们讲讲发展在非洲大陆的真实撤侨故事。”
……
一个个富有外交洞察力和思考力的问题一一抛出,大使和学生之间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让博雅的同学们深受启发。
孙大使的此次演讲让绍兴博雅学校的师生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和平稳定,国家富强,人民的平安和幸福才有保障。让人不禁向伟大的祖国,以及无数个像孙大使这样为保护人民平安和幸福,在艰苦卓绝的工作环境下,全身心工作的外交工作者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演讲结束后,孙海潮大使和博雅师生合影留念。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为孙大使送上了全体宝贝们共同完成的画作,表达了博雅宝贝们对孙大使的喜爱和尊敬。
“外交官进校园”是博雅品牌的系列活动之一,意在让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我国外交官以及外交事业,深化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激发对外交工作的兴趣。
今天的活动,讲外交,谈时事,讲战争,谈和平。让博雅师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有国才有家,民族富强才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也让身处和平年代之中的博雅学子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了解到现阶段为读好“世界”这本书还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在奔赴世界的行囊中,不仅需要装满勇往直前的勇气,更要有敢于面对未知挑战的使命和担当。
世界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看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点一滴树立梦想、改变命运的过程,相信博雅的同学们一定会在看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终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找到自己闪闪发光的位置。
孙海潮,1954年生。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获学士学位。另获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在职研究生学历。
一、主要工作经历
1977-1979年,外交部欧洲司;1977-1984年,中国驻法国大使馆;1984-1985年,外交部欧洲司;1985-1989年,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1989-1991年,外交部欧洲司;1991-1994年,外交部办公厅;1994-1997年,中国驻瑞士大使馆;1997-1998年,外交部欧洲司;1998-2003年,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3-2011年,中国驻法国大使馆;2011-2014年,中国驻中非共和国大使馆。
二、主要外交职衔
数十年外交生涯,除具体外交实践外,长期从事国际战略形势调研。
现任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欧洲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外交笔会副会长,海南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大使顾问组成员。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著有《外交官眼中的法国》、《发生在非洲心脏的原生态故事——一位大使的亲身经历》、《瑞士银行秘密交易——纳粹黄金案始末》,参加了《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的编写,另有多部译作,以及在各种媒体发表各类题材文章数百篇,以全球及国际战略形势分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