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封面人物 | 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总经理李国辉

来源:北外国际 时间:2023-01-05

推动中外融合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与初心——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总经理李国辉

640-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高等学府云集的教育圣地,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学子前往探求学问。其中,高校最为密集的区域要属海淀区,而充满着文化和青春元素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就是众多坐落于海淀区一流高校的一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北外国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直属单位,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语言教育底蕴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与文化,以国际化视角,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教师与学生发展、评价与研究等维度,引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创新。

漫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中,秋风虽略带凉意,但操场上挥洒汗水的学生们却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使《留学》记者对于这所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加重了几分好奇。面对曾励志成为一名媒体人的北外国际总经理李国辉,记者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在轻松融洽的交谈中,李国辉向记者婉婉道来他是如何从一名媒体人转而走向国际教育领域的经历,以及他又是如何引领北外国际成功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成为国际教育领域中的标杆性学校。

“媒体人”在国际教育的成长之路

2002年,李国辉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那时的他在专业的选择上有着坚定不移的目标,“当时的我已做好要成为一名‘媒体人’的准备,所以选择了传媒经济学专业。”李国辉目光笃定地说道。在读书期间,他求知若渴地探索着传媒专业的知识,向着他的理想一步步靠近。然而,一门选修课却改变了李国辉的目标。“我偶然地选修了一门出版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课程,这门课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出版业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因此,我的志向从‘媒体人’转变为了‘出版人’。”就这样,李国辉便为投身出版行业而开始准备。

在李国辉完成硕士学业时,他把目光聚焦在了外研社。当时的出版行业蓬勃发展,其中外研社的外语出版最具特色,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以及中国外语图书市场上“真正意义的产业领导者”。除了拥有强大的教育与外语出版的实力以外,外研社最吸引李国辉的还是其出版理念。“外研社秉持着‘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的责任担当,满足了我对‘出版人’的最初想象,又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个想象。能在完成硕士学业后就如愿进入外研社工作,我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李国辉回忆道。至此,李国辉开启了之后十余载的出版人工作生涯。

李国辉在外研社最早接触的出版产品是辞书,虽然是沉甸甸的大部头,但辞书却是那个年代每一位外语学习者的必备神器。出版辞书的经历对于李国辉来说意义重大,这为他职业生涯早期打上了尊重学术、追求匠心的烙印。

在李国辉的出版工作生涯中,先后经历了前、中、后台的历练。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他深度参与并见证了从纸书时代到点读时代,从智能硬件时代到数字化平台时代。“作为‘出版人’的经历可以说是与时偕行,也确实大大超出了我原本的想象。”李国辉这样形容他的出版工作生涯。外研社作为一家以外语见长的教育出版社,是教育服务转型、教育合作创新方面的行业引领者,从图书出版到学术研究,从教师培训到学生发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李国辉紧紧跟随着外研社不断扩大教育服务生态的脚步,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加深着自己对教育服务的理解,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和国际化教育。

秉持着孜孜不倦的教育追求,李国辉加入外研集团下属的北外国际担任总经理。入职后的李国辉就肩负起沉甸甸的责任、使命和期待,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全新历程。对于他来说,从兢兢业业做出版,到扎扎实实做教育,有压力也有挑战,更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热忱和幸福。在北外国际的工作相比出版方面的业务虽同样是尊重学术,追求匠心,但不同的是,北外国际的工作更接近每一个学生个体,更贴近学校教育主阵地的“炮火声”,更深入地进入基础教育和国际化教育前沿。“在这个契机下,我加入北外国际,算是勇立潮头,与时俱进,也是正式迈入国际教育工作者行列的转折点。”李国辉说道。

从“出版人”到教育工作者的转变,李国辉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他对自己的成长用了十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大先生、大视野、大格局,真参与、真反思、真实践”。首先,在组织教师培训、学术研究、教育论坛的过程中,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外语教育领域的很多专家,他们让李国辉对“大先生”的“大视野”和“大格局”有了更加具体的感知,成为一股无形的感召力和驱动力。同时,李国辉也很庆幸能躬身入局、身体力行地深入参与到助力中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中,“真参与”才有真体验和真反思,才能有效指导下一步的实践。随着李国辉对教育理解的不断深入,也提炼出自己的见解与体会,“教育是慢的艺术,塑造孩子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心境。尊重学术,也尊重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追求匠心,也追求创造性的变革。我与孩子一样,都是终身学习者。所以,当我要求孩子并且希望学生们持续阅读的时候,我也重拾了阅读的‘喜悦’,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李国辉说道。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2年10月迎来了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教育、科技、人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于什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李国辉有着自己的见解。首先,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是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构建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大生态,在这个大生态中,立德树人、教学相长,学校教育是主阵地,社会、家庭协同共育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在学校教育中,高质量的学校管理、高质量的课程建设、高质量的教师发展、高质量的学生成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次,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多元化的教育,是为人才多元化发展奠基的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各施所长,人才发展要承担家国使命,更要迎接全球挑战。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胸怀天下,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引领“再全球化”的新浪潮,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人们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国际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教育工作者既要善于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汲取养分,又要善于从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中借鉴精华。

最后,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是能够有效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教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数字化”洪流冲刷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摆在个体与社会面前的课题。让教育成为创造确定性的存在,让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服务解决方案,成为拨开焦虑与阴霾的一道光,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值得信赖的产品、更值得追随的服务、更值得称赞的体验,这是确定性,教育工作者要集中力量做这样的交付。

北外国际将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力、行动力、创造力,牢牢把握新时代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以学术为基础,不断优化服务生态,不断提升研发和交付能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通过4D服务体系的持续升级,助力学校、课程、教师和学生实现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大的测评资源和教学支持,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完成特色服务的闭环和迭代。

北外国际将坚持国内、国际双轨道,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李国辉表示:“一个学生,无论未来要参加高考,还是选择留学,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与平台;一位老师,无论是新入职的英语教师,还是已经成熟的教学管理者,都可以在这里实现专业成长;一所学校,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民办学校,还是有特色项目的国际高中,都可以量体裁衣获得科学诊断,获得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服务解决方案。”

这是北外国际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解,也是北外国际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实践指引。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谱写中国故事

基础教育国际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加速,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加强。推进基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同时也要融合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北外国际教育集团从名字里就可以看到其业务的核心与特色,一方面“北外”是核心,充分发挥北京外国语大学优质的外语教育资源,传承北外的红色基因,用全面的教育服务解决方案为更广泛的外语学习者赋能;另一方面,“国际”是特色,以理解中国、联通世界的学术内核,整合国际化教育资源,为外语教育者构建平台,拓宽国际视野,让外语学习者成长为“中国的国际人,国际的中国人”。

北外国际课程中心虽引进国外教育体系,但深知“中国心”培养的重要性。北外国际虽与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建立了长期且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但在与剑桥国际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始终注重超越课堂知识教学,将“剑桥学子特质”的培养贯穿到全面育人的各个环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国际化视野。同时,北外国际课程中心还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融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灌溉国学知识,如国画、书法、武术、茶艺等。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学术素质的基础上,树立民族自信心,加深和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不管在什么发展阶段,不论国际教育被包裹上怎样的华丽外衣,国际教育的本质始终围绕着‘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目标。”李国辉如是说道。北外国际以“做中国的国际人,国际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不仅是在“引进来”的基础上做“走出去”的加法,而且是致力于学术引领,构建面向未来的综合服务体系,致力于融合创新,满足基于时代的教育需求。高品质的学生活动,在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至今已有18年办赛历史的“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是连续四年上榜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赛事活动名单的唯一外语类赛事。通过科学的比赛设置、新颖的比赛题目、丰富的杯赛资源,以外语赋能,以赛事为媒,实现参赛学生与他人、与国家、与世界、与时代的链接,努力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除了传播中国声音外,李国辉认为国际化教育需要立足全局。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对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那么教育对外开放就是一切对外开放的基础。国际教育更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中外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探索开放共赢的新机遇。

北外国际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理念教育,2019年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打造了“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品牌活动,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就全球范围内的热议话题展开讨论,寻求解决方案。李国辉告诉记者,国际教育不一定要走出国门,却一定要创设跨文化的理解,直面真实世界的现实挑战。

多年来,北外国际深耕基础教育领域,在基础教育的办学、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育人成果、模式成果,推动一批新校、老校成为当地的标杆型学校,助力一批批学生圆梦世界顶尖大学。

让教育回归本质和初心

当被问到国际教育当下面临着哪些挑战与机遇时,李国辉表示在当前的政策背景和国际形势下,国际教育需求稳步增长,国际教育供给侧提质增量,国际教育未来发展欣欣向荣。2017年至202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2%,2022年留学人数超过83万人,2022年中国大陆通过UCAS申请英国本科的学生人数较2021年上涨了10%。而这背后得益于过去五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强韧和不断完善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

随着国际教育被推上风口,是机遇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信任和口碑?李国辉回答道:“唯有提质增效、融合创新,唯有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 心。”

随着大量的国际课程引入国内,教育者和学生家长意识到,国外的教育品牌引入中国后不一定适应于本土国际教育发展的需求,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北外国际课程中心也一直潜心钻研如何打造适应国内教育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过去的6年办学历程中,北外国际有效融合来自剑桥国际和北外的优质资源,在学科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教研、活动竞赛、升学指导等方面,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本土实践经验,不仅能让在校学生持续受益,同时形成了一套创新、务实的国际课程中心共建方案,在未来北外国际将携手更多的A-Level课程中心,为中国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体系。

李国辉回忆起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位学生家长给升学规划老师的一条朋友圈,“能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才是最可贵的品质,希望能借助‘爱奖’,坚持陪儿子记录成长、迎接蜕变!”李国辉为记者解释,家长所提到的“爱奖”是爱丁堡公爵国际奖,也是国际认可的青年发展计划。参与“爱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其中几项活动需要学生持续参加至少6个月时间。但在当下的社会中,是一个讲求“效率”、信息传播“短平快”的时代,能摒弃浮华、坚韧不拔地完成一个目标的孩子其实并不多。而这位学生通过参加“爱奖”,培养了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这位学生选择将家庭服务作为“爱奖”活动的一项,每周末固定时间为家人做饭,参加项目前制订有序的计划,过程中按计划规律执行,结束后马上进行反思与总结。虽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但长期坚持下来,也能让孩子有了肉眼可见的成长和进步。从这个孩子的身上,李国辉也看到了自己与北外国际的初心,他说道:“这既是孩子坚持行动的故事,也是北外国际课程中心坚守初心、陪伴成长的故事,既是成长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